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书剑盛唐 > 第四百八十六章 这买卖做得

第四百八十六章 这买卖做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他的生意就不一一例举了,因为太会赚钱,引发的红眼病自然也就多。不然这海贸李诚才做了几天,就被人盯上了?一窝蜂的冲上去,一顿撕扯。李诚,是怕了啊。现在李诚放弃海贸了,收你点保护费还有啥话可说的?

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回头把江夏王李道宗叫来,让他传个话的事情。反正这话不能是李世民说,就得让别的臣子去说,还得安排亲信私下里说。

“这海图怎么说?”李世民又找到了一个新的赢利点,刚才的钱庄股份,现在的海图。美滋滋!李诚看的很清楚,竖起两根手指:“两个要求。”

“说!”李世民回答的很干脆,李诚笑道:“一者,钱庄之事,任何人不得干涉,每年分红就行。二者,那些人,臣辛苦教育,得留下。”

嗯,李世民点点头,这两个要求不过分。钱庄的股份嘛,一成可以提价两成对外叫卖,这就是五十万緡的收益。销售对象,就是之前那些被李诚叫上一起做钱庄的人了。现在是钦定李氏钱庄了嘛,李世民要为李诚背书,保驾护航的。

“海上行船多有不可预测之天灾,半成吧,臣只要出海货物价值的半成,为此臣可以放弃这条航线,交出海图,从此李家海船,不往北去。”李诚说完之后,李世民都呆了一下。

海贸航线,现阶段就这么几条。分别针对的是百济、新罗、东瀛。这年月的东瀛,可不是近代那个日本,人家有金山银山来的。一直到近代,日本还有银山在开采的。后来资源枯竭了,才成了资源进口大国。

至于新罗百济,背靠扶余,别看扶余都是深山老林为主,贵重金属从来不稀罕。那地方却的是生活物资,盐、铁、布匹。大唐的货物运到新罗百济,内部消耗一部分,剩下的转手扶余和东瀛,轻轻松松的两三倍利润。

还有就是高句丽了,这是半岛三国中最大的国家,境内别的不说,银矿是一直都有的。一直到金胖子统治的初期,为了对南棒子开战,还用大量的贵重金属换取了苏修的装备。在这个时代,只要不怕死人,持续开采个几百年都不是个事情。

可以说,李诚放弃了北上的航线,付出的利益是巨大的。为此,之需要交一点过路费就OK了。所以李世民才震惊啊,迟疑的看了一眼李诚:“一趟?”

重点还是这保护费收的爽啊,可惜只是一次性的。做人不能辣么贪心,嗯,没准李诚养肥了,将来的皇帝可以杀猪呢?这个念头,李世民也就是一闪而过,跟他没关系就是了。至于那些先期培训的人手,留下就留下吧。

“一个来回,出海的时候登州交了钱,取一面旗帜挂在船上,便可畅通无阻。这钱,是臣为水师要的,不是进入臣的私囊。而且名正言顺,这可是水师护航费用。”李诚又补了一刀,这一次李世民真的动心了,也被李诚的不要脸给惊呆了。

水师的护航费用,真亏他想的出来的。那海匪头子是你的姘头,当朕不知道么?想是这么想,知道是知道,但是又能如何呢?没有证据,你能说啥?再者,亏心再前啊。

这笔保护费,不存在什么补贴水师。这事情李诚不会干,那是要倒霉的。拿死人的钱补贴军队,你要造反么?脑子坏掉的人才会这么干,这太犯忌讳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为了钱庄的事情,放弃了海贸的利益?这……不对,不是为了钱庄的事情,而是李诚不想再成为众矢之的,李世民很自觉的给李诚洗地。

不这么想解释不清楚,李诚到底有多少钱?这个问题李世民根本算不明白。这家伙从进了关中开始各种搞事,挣钱如流水一般。说他日进斗金都不过分。别的不说,长安百姓烧的煤,一年就是五万緡的收益,关键这钱是每年都有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