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书剑盛唐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态

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朴正勇的心肝再次颤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一口,好像没喝出什么不对来。

“东市的崔记杂货铺子。”朴正勇倒是记的很清楚,当初特意问过,这崔氏是李诚的岳家。所以才花大价钱去买点茶叶回来装点门面。

“呵呵,卖这种茶叶,崔六叔也不怕砸了崔氏的牌子。”李诚讽刺了一句,朴正勇心里一阵发苦,这是在说我不懂茶叶咯,被人骗了!

“这茶叶,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讲究?”朴正勇小心翼翼的维系着两人谈话的节奏,生怕这天被李诚聊死了。“跟你说你也不懂!”说着交代跟前的新罗婢:“去,告诉门口的壮汉。让他派人回去送个信,带两桶明前龙井过来。”

朴正勇听着眼泪都要下来了,自己花高价买的茶叶,人家喝不惯,还要回家去讨茶叶来喝。简直太丢人了!这面子全都砸这茶叶上了。李诚扭头看他一眼,笑道:“你也别泄气,要说这茶叶呢,学问大了去了。”

入内看座,两个新罗婢端着茶具出现,这念头喝茶有点麻烦,或者说是穷讲究比较多。为啥要穷讲究呢?无非就是要拉高B格。喝茶这种事情呢,不管啥茶叶,一大口焖下去,那就是“牛嚼牡丹”,太俗了。

这会喝茶呢,就得是豆蔻少女,山泉水,或者是露水,最差都是去年的雪水。现场用小火炉烧开了,然后现场冲泡。以前那种喝法,加了很多东西,现在不流行了。有李诚引领的新式冲泡法,又分两种喝法。

绿茶的喝法比较简单,一个茶杯一点茶叶,直接冲泡就搞定了。红茶喝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有茶具,茶壶和茶杯。这都是李诚弄出来的,为了卖高价,忽悠人的东西。

喝茶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解渴么?茶叶里的有效物质,难道会因为仪式感而增加么?不存在的好不好?就解渴来说,大碗茶和龙井茶没区别吧?

也就是为了把茶叶价格卖高一点,李诚才搞出各种套路。当然了,茶叶这东西还是有品质区别的,超市里几十块钱一盒的茶叶,冲出来你会觉得是在喝树叶。尤其是那种炒成一个小球状,放超市里卖的茶叶,不泡不知道,泡了你一辈子都不会在超市买茶叶。

朴正勇一听这话,知道这聊天还能继续,赶紧捧场:“先生就说说吧,朴某长点见识。”

两个新罗婢都用大眼睛看过来,李自成这个名字,在新罗就听了一耳朵。

“崔氏的茶叶,品质一般,最关键的还是炒工火候没掌握好,有点炒糊了。肉眼看不出来,口感中涩大于苦。可惜,没有透明的琉璃杯,不然看着更为直观一些。”李诚说两句,朴正勇瞳孔有点大了,透明的琉璃杯是什么鬼?这是国之重宝吧?

根据考古发现,隋朝的时候就有玻璃瓶子了,说明当时有工匠掌握了吹玻璃瓶子的技术。不过那个瓶子不是透明的,也就是所谓的琉璃瓶子。中国人是最看中实用性的,杂质过多的玻璃,也就是琉璃,出现技术后被用来烧制琉璃瓦。

隋末的战乱和瓷器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了玻璃技术在中国迟迟没有长足的发展。

一个强大的帝国,在文化上绝对是周边国家的模仿对象,不过有的东西学的总是四不像,有的则抱着中原帝国抛弃的东西不放。

两个新罗婢,木炭烧水的时候,朴正勇拉着李诚说话。好一番客套好,朴正勇才进入正题道:“新罗心向大唐,高句丽和百济,则是阳奉阴违,还望先生明察。”

李诚抽了几下嘴角,看不出来是笑呢,还是牙疼。反正这表情吧,朴正勇看着就肝颤。这是不信自己说的话的意思咯,也不怪李诚不信。嘴上说啥,跟实际做啥,那是两回事。嘴上说的再好听,捅刀子的时候一点都不耽误,这种事情多了。

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的时候,两个新罗婢把茶给泡好了,白瓷的茶壶,到了两杯碧绿的茶水,白嫩的双手奉上:“贵人喝茶!”这新罗婢岁数不大,白白嫩嫩的,肌肤如最好的白瓷,闪着光泽。朴正勇对这两个精挑细选出来的新罗婢很有信心。

奈何李诚只是接过茶杯,看都没看一眼,抿了一口茶后淡淡道:“这茶叶是哪买来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