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书剑盛唐 > 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

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诚接过一看,立刻肃然起敬,小册子上有三个字《千金方》。终于出现了么?

双手接过,仔细的捧着,李诚激动地微微颤抖,打开扉页一看,作者一栏有“李诚”两个字是啥意思?指着上面的字:“道长,解释一下?李诚是那么不要脸的人么?”

孙思邈扫了一眼,淡淡道:“最后加入了自成的外科学说,消毒驱邪,伤口缝合,还有自成说的三七制散,老道以此为根据,制作了一方白色粉末,多次使用,可称金疮圣药。”

李诚惊恐的看着孙思邈,老先生不是把白药弄出来了吧?我当初就是吹牛啊,具体的药方谁知道啊,只是跟三七有很大的关系,还记得有附子在里面。这还得感谢那些中医黑子,各种黑云南白药的附子有毒。他们根本就不懂,附子炮制后毒性降低可忽略。

附子也叫乌头,李诚还是在一本网络小说里看见的炮制方法。当时跟孙思邈侃大山,说的爽了,把知道的都说了。没想到的是,老孙就是这么实诚,直接把药给仿制出来了。

把李义府叫来,两人商议了很久,拿出了一个大致的方案。首先自然是要列出物资清单,然后计算出具体数字,最后才是采买分发。这工作非常的琐碎,但是也是最见能力的地方。

李诚列出的主要物资,大概有大豆、肉干、菜干、铁锅,小铲子。肉干强调必须是吐蕃那种,比石头都硬,能砸死人,能咸死人的那种。这种肉干,放一年都不得坏。现在派人去松州,最多一个月就能运回长安。

行军大铁锅在李诚看来是标准配置,五十人一口铁锅,扎营的时候铁锅架起来,水烧开了,放点肉干,放先菜干,这就是一锅汤了。一碗汤加两把炒面,别提多香了。当然这只是针对在沙漠里行军时的伙食,平时还是少吃这个为好。

斯帕姆了解一下,美军吃到想吐的罐头。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是要吃死人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俄战争时期,日军大面积的发脚气,造成非战斗减员。原因居然是精米。

李诚这边刚来时准备,孙思邈就出现了,老先生不甘心在某个地方呆着,最近一段时间那是满世界的乱窜。从登州出发,然后一路往东北走,差点被高句丽的兵抓了起来,草原上也转了一趟,最后绕个圈子从雁门关回来的。

“道长,过了,过了。”李诚赶紧谦虚,老孙瞄他一眼:“贫道也是要脸面的,自成之学,三七之散,前年以后可以称圣。”一句话把李诚差点给说跪了,这评价也太高了。

“自成,此去西域,贫道也要去。”孙思邈一开口,李诚就觉得要出事。

“道长,怎么想起来去西域?”李诚试探性的问一句,孙思邈很干脆的回答:“西昆仑!”

我这里有一句吗卖批一定要讲,到现在还不放弃修仙的想法么?道长,你人生最壮美的篇章是《千金方》,是医学的各种首创,是一千多年后人们把您的贡献列为“人类之至宝”。

“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李诚不打算就这么放过老道,孙思邈点点头:“讲!”

“组织一个医疗队,随军出征,沿途给授课,并编辑整理出学习资料,出版一刷,传遍天下。”李诚这话刚说完,孙思邈就打开包袱,摸出一本小册子:“拿去,现在就能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