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金手指 > 第二四四章 黄金万两火车响

第二四四章 黄金万两火车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朕要建一条从临安到华亭的蒸汽机车专用之路,沿途勘测之事,半年前朕就令人开始,征地之事,一并令有司协助。”无论群臣是否懂得这件事情的意义,赵与莒还是继续道:“一年之内,朕要此路得通。”

事实上炎黄元年萧伯朗与胡幽研制完毕蒸汽轮船之后,其后继研究便都交给了流求中等学堂毕业的那些年轻研究员们,萧伯朗本人根据赵与莒的指示,将精力完全转移到蒸汽机车的研究。只要掌握了将蒸汽变为动力的技术,蒸汽机车的研究时间很短,而且当初流求为了方便采矿,早就采用了铁轨,故此,第一台蒸汽机车在炎黄二年一月便被制造出来,只是这完意儿还很丑陋,拖着四节车厢在铁轨矿道上跑出了每小时二十里的时速。发现它完全可以投入实际应用之后,赵与莒立刻从流求抽调了有经验的铁轨铺设人员和一百八十名中等学堂毕业生,开始了临安到华亭府的铁路勘察和选址。在五月以后,甚至开始在部分河沟上开始建铁路公路两用钢桥,对外只说是为跨钱塘江大桥做准备。

流求学堂早在赵与莒亲政当年便又扩建了高等学堂,海量的教育经费、严格得近乎苛刻的教育纪律之下,这三年来高等学堂收纳了六百名最出色的学生,中等学堂培养出了四千八百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与普通研究员,而初等学堂收纳的学生人数更是达到了五万——这是将淡水、宜兰等所有城市分校人数加起来后的数字。这极大地缓解了赵与莒手中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也使得他在保证流求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从中抽调出骨干人手开始临安周边的建设。

而且,随着徐州初等学堂的建立,陆地上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步入正轨,这几年来他打着培养郎中的幌子,在大宋贫儿中进行识字识算教育,第一批最聪明的孩童已经被挑选出来,准备送到徐州接受初等教育,在完成之后再择其优者送往流求继续深造。

而远在流求的萧伯朗则在继续改进和试验他的蒸汽机车,又用了半年时间,炎黄二年七月二日的时候,萧伯朗试验用的蒸汽机车完成了从淡水到基隆的全程,整个过程中没有抛过锚,也没有出现过大的故障,时速达到了三十里,载重更是惊人的五十大石(吨),赵与莒前晚得到消息之后,兴奋得几乎一晚没有睡着。

“崔相公精神如此,怎的就说起致仕?”乔行简敏锐地发觉崔与之话语中的含义,扬眉问道。

“垂垂老朽,非寿,墓已拱矣。”崔与之感慨地叹了句:“以往老夫看得很开,只觉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如今却有些心中放不下,我大宋蒸蒸日上,若再给老夫五年寿元,便可见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再给二十年寿元,或许便可见着三代之治也比拟不得的盛世!”

“这老儿好端端的与我说这番话是何用意?”

乔行简心中如此想,口中却祝道:“崔相公如今身体,便是四十岁之人也比不过,莫说再活二十年,便是长命百岁也理所应当。”

“我倒觉得乔兄身体更好些,只要不出什么意外,长命百岁才……”

“陛下,这蒸汽机车一次载重多少,载人几何?”

崔与之说到这里的时候,力士鸣鞭之声传来,那代表天子已经升座,百官应该列班上朝了。崔与之微一颔首,回到自己班位上去,留着乔行简一人惊疑不定。

崔与之与他交情尚可,但还不至于好端端地跑来说这番话,他言下必有所指。可这个老狐狸又不是私下交谈时说这番话,而是用大朝会前的时间,这种公众场合,乔行简心中便是怀疑也不好追问。

随班入殿之后,乔行简看了天子一眼,今天天子的神情很是欢喜,看上去又有什么好消息。乔行简想了好一会儿,邸报中并未接到什么通知,那么天子这消息应是昨日才收到的了。

“诸卿,朕今日得了一喜讯。”例行公事的朝会结束之后,赵与莒笑道:“工部侍郎萧伯朗上奏,说是已经造成能在陆上行驶的蒸汽机车,今后便是不通水道之处,蒸汽机也能用上,千里之途,朝发夕至矣!”

可惜的是,赵与莒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多激烈的响应,一来群臣对于这个划时代的发明还将信将疑,二来此时的人们尚不明白铁路系统对于一个地域庞大的国家有何含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