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二百四十一章 疑兵之计(下)

第二百四十一章 疑兵之计(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傕、郭汜两人,听到张济居然没有率军来援,脸色一下子白了。他们不知道,如果没有援军的话,他们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刘易军直接强攻城池,他们倒也没有太过担心,因为,他们可逼着军士对攻城的刘易军作出攻击,就在城上抛下大石。扔下檑木,放射弓箭,如此,便可以对刘易的大军造成很大的死伤。一时半刻,他们也有信心不会被刘易军攻破城池。可他们最害怕的,就是黄叙的这种攻心之战。

他们的手下军士。本来就因为他们而失去家园,对他们不要说归心的,反而可能还会有一些仇恨。现在城内仅两万真正的董卓精兵,余下差不多上十万人马,如果他们都哗变了,他李傕、郭汜不用刘易的人动手,可能都会死在自己人手中。

还好,李儒及时的来到,从函谷关率了两万精骑进入了弘农郡,如此,才使得李傕、郭汜定了一定心神。

他们有了李儒的率军支援,可稍稍定下心神。但是,身在庐氏县的张济,却是寝食不安了。

弘农城的几个城门,是由他们的精锐兵马镇守着的,李傕、郭汜就担心城墙会出问题,早已经由他们的亲兵组成督战队监督着一般的军士,让他们死守城池。

这样,等于强迫性的逼着一些军士为他们卖命,其实李傕、郭汜都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久守必失。这些军士,如果日夜听着黄叙的唆使,怕不用几天,便军心大乱,士气大跌,肯定会出问题,早晚会有军士哗变。

这个时候,最好就是出城与刘易军一战,就算不胜,也可以一表军士死守弘农的决心,只要让那些军士与刘易的人打上了,互相结下死仇,那就不怕他们哗变了。可他们也没有办法啊,若大的一个弘农城,现在就只有他们的两万精兵镇守。若把这两万骑兵都开出城,城内的军士不马上开城投降就怪了。之前的一些城镇的情况,就已经非常明白,那些强行拉起来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对董卓归心。

这个时候,如果张济率他的大军进驻弘农就好了,多了三万精兵,他们就有了出城与刘易军一战的可能。若再加上郏县、函谷关的守军,也足有上十万精兵,也不怕目前的刘易大军。

但是,郏县的地理位置也是那么的重要,不容有失,一失去郏县,刘易的大军便会切断了他们退回长安的后路。那时候,不要说一般的军士了,就算是他们的精兵,也会军心大乱,毫无斗志。

他原本,还是挺镇定的,最起码,他觉得只要自己加强戒备,稳守庐氏县城,刘易一时半刻也拿他没有办法。所以,他很淡定,并且,还非常聪明的,猜到了刘易有可能对他设伏。所以,他才毅然的拒绝马上率军支援弘农郡。

可到了入夜之后,胡车儿回报,他在庐氏往北出弘农的方向,并没能搜索得到刘易大军的踪迹。但是,他看到山间谷道,似有大批军士到过的痕迹,还有一些设伏的迹象。

张济一听,在庆幸的同时,也开始迷惑起来。并且,他越想便越觉不妙。开始心乱了。

实际上,刘易从洛阳率军到了庐氏县东面,然后大军一夜消失的时候开始,这便已经是疑兵之计。张济不敢马上率军往援弘农,便已经是中了疑兵之计了,这只是他大军消亡的时间延迟了一点罢了。

可是,张济还没有率军前来啊,他们派出的求援信使也还没有回到,也不知道庐氏县的情况,不知道庐氏县是否像郏县一样。同样面对刘易大军的威逼。并且,他们也知道,刘易可是亲率了几万大军向庐氏县推进了的。

李傕、郭汜两人,现在都有点惊心。这主要是他们没有想到刘易不动侧已,一动便有如雷霆万钧一般。十多二十万大军齐出,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一下子让他们陷于被动。如果他们早知道刘易的作战计划,早知道刘易会大军尽出的,他们或者早就把所有的兵马都撤回弘农,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紧紧的守着弘农。现在,如果张济没能率军来支援的话,他们担心,能不能守住弘农都成问题。

黄叙与许诸并没有挥军强行攻城,而是在城前结营安寨,不停的命一些军士喊话。当然,也不时的命令一些军士,推进到城下。利用弓箭与城上的董卓军互相对射。

如此双方死伤虽然不大,但却可以一直给予董卓军一种压迫感。形成一种现在正在不停的攻城的假象。

天黑之后,张济的援军。李傕、郭汜没有等到,倒是信使等到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