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刺明 > 第849章 可怜堂堂大国君,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849章 可怜堂堂大国君,不问苍生问鬼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玉楼辜负十年梦,宝镜空分孤影妍。

莫怨深官音问少,一声清唳雁飞还。

自来签上的诗句,多半是若即若离,在似可解与似不可解之间。大光明殿是专为宫中的需要而建的。七八十年以前,那些有学问的道士们在编制签文时为着适合宫中的情形,特别花费了一番心血,几乎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囊括在了签上。

就以上边这首签诗说:首联二句非常空洞;颔联二句与国家大事有关,但是和前后的诗句的意思并不连贯;颈联和尾联四句又转到宫怨上,似乎对那些失宠的妃嫔们和不得出头的宫女们表示同情,可是又不至于触犯忌讳。

民问的签文在诗后一般都附有“解日”,用三字句或四字句的散文明白地告诉抽签人科举能否得中,谋事能否得成,做官是否顺利,婚姻如何,出外吉利否,做生意是赔是赚,病情是吉是凶,打官司胜负如何,等等。

当皇后和二妃分别拈香时,他退出圆殿,站在一株白皮松的下边展视神签,细琢磨签中诗句,不禁心头又沉重起来。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中平签不错,现在又有点贪心不足了。

皇后和两位妃子烧过香,走出大殿,看见崇祯的手中拿着签票,在松树下边徘徊,眉头上堆着心事。周皇后害怕他抽到坏签,赶快走到他的面前,小声问道:“皇上,那签上怎么说的?”

崇祯没有回答,把签票装人袖中,仔细的放好,然后向太监们吩咐:“往团城上看看”

一会儿工夫,四乘龙凤辇重过了金鳌玉蛛桥,在团城旁边停下。崇祯和后妃们从左边的洞门磴道上了团城。团城上面在明末只有一座圆殿叫承光殿,是就元朝的仪天殿加以重修。

承光殿前原有三株大松树,是金朝栽植的,已经有几百年了。崇祯初年将两株枯死的连根挖去,铺为平地。现在太监们就在剩下的一株古松下摆了桌子和皇帝、皇后的临时御座,旁边还有替田妃和袁妃摆的椅子。

【求月票】

崇祯本来是要在团城上看西苑全景的,只因签上的诗句很不如意,使他欣赏湖山秋色的兴趣没有了。他颓然坐在御座上,叫周皇后也坐下,注目云天,若有所思,脸色阴沉。周皇后的心中七上八下,小声问:“皇上,签上到底是怎么说的?”

崇祯从抽中掏出签票,犹豫片刻,才递给皇后,然后低声的说道:“你自己看看,有几句不大好解。”

周皇后拿着签票,见上面是一首七言律诗:

春回大地草芋芋,又见笙歌入画船。

关塞天寒劳戍卒,江山日暖尚烽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