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刺明 > 第827章 孙传庭的无奈抉择

第827章 孙传庭的无奈抉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洪承畴又叩头说道:“微臣受命剿贼,未能铲除逆氛,克竟全功,致闯贼目前死灰复燃,实在罪该万死。皇上不惟免予重谴,又使臣督师陕甘川,继续剿贼。如此天恩高厚,使微臣常为之感激涕零。微臣敢不粉身碎骨,以报陛下!”

“然,目前正当国家用人之际,孙传庭素娴韬略,亦习战阵,于疆吏中尚属有用之材。伏乞圣上息雷霆之怒,施雨露之恩,暂缓严罚,使其戴罪图功,不惟孙传庭将畏威怀德,力赎前愆,即三军将士亦必闻而感奋。”

孙传庭缓缓的说道:“臣近来远离剿贼军中,不敢妄加推断。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揆情夺理,在崤函山中打着闯贼旗号者决非闯贼本人。”

崇祯真的是恼怒了,作势又要拍桌子,恨声的说道:“胡说!这股逆贼神出鬼没,连挫官军。看其用兵诡诈情形,必为闯贼本人无疑,且有人亲眼看见闯贼蓝衣毡帽,骑乌驳马立于大旗之下,更有何疑?你还要狡辩?”

感觉到崇祯真的发火了,孙传庭不敢继续争辩,只好内心大骂杨嗣昌生儿子没***,表面上委屈无比的说道:“虽然如此,愚臣仍不敢信其为真。”

崇祯冷冷的说道:“地方奏报,证据确凿,汝说不可凭信,岂非当面欺哄君父,希图逃避罪责?”

孙传庭无奈的说道:“臣束发受,尚不认罪,一味狡辩,实在可恶。汝既知报朕知遇之恩,何不将逆贼拿获。而遗君父西顾之忧?”

崇祯怒气冲冲的厉声喝道。

既然肯定是杨嗣昌在打小报告,孙传庭内心的不服气情绪,更加的炽盛。他竭力保持镇定,缓缓的回答说道:“微臣在君父之前,何敢强辩。去冬十月,臣与督臣亲赴潼关,麾兵围剿,设三伏以待贼。经一日一夜奋战,确实将逆贼全军击溃,死伤遍野,遗弃甲仗如山。闯贼及其重要党羽虽未就擒,但想来多半死于乱军之中。后因臣星夜率师勤王,不暇找获巨贼死尸,献首阙下,上慰君父之忧,下释京师臣民之疑,实为一大恨事。”

崇祯怒声喝道:“你知不知道逆贼渠魁均已漏网?”

孙传庭委婉的说道:“臣率兵到了山西以后,闻有零星余贼逃入商洛山中。为着斩草除根,免遗后患,臣当即一面奏闻陛下,一面派副将贺人龙带兵折回潼关,向商洛山中认真搜剿。至于说渠贼均己漏网,臣实不知。”

“哼哼,你还在做梦!”崇祯从御案上拿起来几份奏疏和塘报,扔给孙传庭,愤愤地说:“你看看,这就是你潼关大捷的结果!”

孙传庭急忙说道:“倘非连奉诏。”

崇祯怒声说道:“胡说!替我拿下!”

登时有两个锦衣力士把孙传庭从地上拖起,褫去衣冠,推了出去。

洪承畴赶快跪下,连连叩头说道:“陛下!孙传庭虽然有罪,恳陛下念他数年剿贼,不无微劳。虽奏报有欺饰之处,但闯逆在潼关全股瓦解,的确属实,并无虚夸,恳陛下……”

崇祯不等他把话说完,冷笑一下,面无表情的说道:“卿不用替他求情。卿身任总督,亲临潼关督战,竟使元凶漏网,论法也不能辞其责。但朕念你功大过小,不予深究,反将剿贼重任再次交卿去办。望卿今后实心任事,不要像孙传庭一样,辜负朕之厚望。”

听说李自成等确已“漏网”,又看见皇上扔下几份文书,孙传庭免不了又一阵心惊胆战。这个杨嗣昌,真的是要将自己往死里整啊!不用说,这些奏疏和塘报,一定是杨嗣昌鼓捣出来的。他手指战栗地捡起文书,捧在手中,匆匆地浏览一下“引黄”,心中完全明白——这的确是杨嗣昌在搞鬼。

微微定了定心神,孙传庭把一叠文,可忧者不在崤函山中,而在商洛山中。那一股进扰潼关与焚烧灵宝城关的残寇只是假借闯贼旗号,决非闯贼本人。倘若官军舍商洛而不顾,厚集兵力于崤函山中,恐怕上当不浅。”

崇祯怒声说道:“你怎么知道在崤函山中的不是闯贼本人?”

孙传庭委婉的说道:“闯贼倘若未死,定必潜伏起来,待机而动,决不会于残败之余,养息尚且不暇,而胆敢打出逆贼大旗,故意惹动官军追剿。”

崇祯冷冷的说道:“可是别的残余为什么要打出逆贼旗号,惹动官军追剿?他们是要自己找死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