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刺明 > 第287章 扩军!

第287章 扩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是扩军备战了。

枪杆子里冉政权,除了军队小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十月二十九,张准正式宣布扩军。

护卫队,嗯,现在改称虎贲军了,原来是四个不满员的协,现在当然要全部满员。同时,新编第五协。每个协五个小队,每个小队田名士兵,不算军官在内,每个协是劲名士兵。加上军官,过劝人。五个协的总兵力,过旧四人。炮兵协还是两个分队,不算军官,总共是四名士兵,旧门佛郎机火炮。

第一协继续驻扎雄崖所,指挥官是杨致远。

陈奇瑜可能是昏了头了,居然同意了。他派遣使者,和李自成等人招抚的事务。李自成等人自然是什么要求都答应,只求快点离开车箱峡。陈奇瑜还以为李自成等人走投无路,所以心甘情愿的投降。结果,七月,起义军成功从车箱峡脱围,总兵力还有大约三万六千余人。他们脱出重围以后,立刻反叛,再次肆虐四方。陈奇瑜气得吐血,却又无可奈何。

被包围的敌人,又逃出生天。继续肆虐四方,这是导致陈奇瑜下狱的最基本原因。同时,这件事情也牵涉到另外一个明末名人,那就是熊文灿。因为招抚的主张,就是他一力支持的。熊文灿有过成功招抚郑芝龙的先例,所以,认为招抚李自成等人,也是可行的。没想到,他被李自成等人,狠狠的摆了一道。后悔也已经晚了。

今天六更股四字,问要几张月票,不过分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一千六百多万斤,张准才到手两百万斤,只有成半不到熙兵尔的八成半,主要的大头,都在农户的手上。但是灵山卫的大农庄就不同了。大农庄的收成,大头是在张准这里,小头才是各个屯丁。

相对于浮山所的丰收而言,山东各地的水稻收成,都不是很好。山东种植水稻的区域,主要是运河两岸,包括充州府、东昌府、济南府等地。由于连续的干旱,地主们又不舍得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兴修水利,改善水稻的种植条件。使得粮食的产量,逐年的降低。粮食的产量不足,导致的后果必然是大量饥具的出现。

最直接的后果,已经从粮价上已经反映出来了。从十月份开始,张准从江南购买的粮食,每石的价格,已经提高到一两六钱银子,比之前又上升了二钱银子。江南是水稻的主产区,素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严重的影响着天下水稻的价格。那边的粮食价格,出现变化,山东各地的粮食价格,必然更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粮食的价格,飙升到每石二两银子,是完全有可能的。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盯着莱阳方向的动静。在这个方向上,无论是登州府的官兵,还是莱阳周围的闻香教,最近都有频频动作,必须提高警惕。同时,这里也是甄别教子奸细的第一道关口。所有来自莱阳方向的难民,都要在这里接受最基本的查询,然后才可以分配到鳌止。城和浮山城。

第二协驻扎灵山城,指挥官是郝林勇。

他们的主要任务,乃是保护灵山城的安全。灵山城的农庄,到明年的六月份,就会大丰收。由于浮山城的水稻丰收刺激,官府可能也会打灵山城的主意。如果他们可以在明年六耳份冬小麦收割之前,成功的拿下灵山城,那张准播种的二十多万亩冬小麦,就要成为官兵的礼物了。

《三国演义》里面,有不少的战斗,都是因为粮食而起的。抢粮,常常是动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选择在天水附近的粮食成熟之前动进攻,就是要就地抢粮,免得从后方长途运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到头来被敌人抢走,这种感觉,张准肯定受不了。所以,在灵山城

每石粮食一两六钱银子,着实是有些割肉的感觉。粮食的消耗太大了,每个人每年,最少也要消耗二石粮食左右。张准的控制区域,目前大约是十万人口。十万人,每人二石粮食,每年就是二十万石粮食,要是全部购买的话,那就是过三十万两银子。要不是张准是穿越者,有些特别的生财之道,现在可能已经要申请破产了。

再说,随着战乱的不断扩大小河南全省、南直隶北部、湖广地区的糜烂,粮食的产区,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河南等中原地区,粮食的产量,是相当大的。一旦河南不产粮,天下都要受到影响。就历史的进程而言,南直隶的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等地,也很快就要受到陕西起义军的干扰。张献忠也会杀入湖广,劫掠当地的粮食。届时,江南的粮食,要严重减产。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事实上,在江南,有些大粮商。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囤积粮食了。这些大粮商,都是资金非常雄厚的,其中不少都是盐商的副业,身家要是没有百万两银子,你都不好意思进入这个市场。他们动辄就投放几十万两的银子,一次性就囤积几十万石甚至上百万石的粮食,大大的拉高粮食的价格。

崇祯末年,一石粮食卖到四两银子,依然是有价无市,这些大粮商是功不可没。他们赚到的黑心钱。也的确丰厚。但是,他们赚到的钱,自己也没有机会花。随着清军的入关,他们人被杀,家产被抄,可谓是大大的悲剧。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粮商的背景,几乎都是东林党人。崇祯指望这么一群人来解救国难,当真是不知所谓。

幸好,张准只要继续坚持到明年六月份,冬小麦丰收,就基本不需要进口粮食了。灵山卫的二十个大农庄,最保守的估计,也能产粮五十万石。鳌山城、夏河塞和雄崖所,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任他粮价飞到天上,都和他张准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有了足够的钱粮,先要做什么?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