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刺明 > 第180章 讲课,坏血病,谈判,城市规划

第180章 讲课,坏血病,谈判,城市规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宋朝的城市,相当的有规划,宋朝时期修建的下水道,在千年以后,依然可以继续使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建筑学的奇迹。但是,明朝的城市规划,就比较凌乱。即使是当初的南京,也是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不少地方,就好像是癞子一样,相当的难看。风光旖旎的秦淮河,也经过多次的整修,才有今天的样子。如果最开始建城的时候,能够一步到位,以后的很多钱财,很多人力物力,都不会白白的浪费。城市,也可以建设得更加的漂亮。

林仁杰无奈,只好悻悻的告辞离开了。

……

谈判的使者前脚刚刚离开,刘宝玉后脚就来找张准,商讨有关浮山城规划的问题。

刘宝玉、杨立仁、侯山平、刘航、王铭宇他们几个,已经就这个问题,商讨了好多次了,还请生夏宗的一些骨干,共同探讨过,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多次的修改。现在,终于是拿出了比较完整的方案。

浮山城肯定是要扩建的,这是生夏宗所有人的共识。现在的浮山城,最多只能同时容纳一万人左右。随着人口的增加,目前的浮山城,已经显得有些拥挤。商铺也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进驻,影响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因此,浮山城的扩建,势在必行。但是,到底要扩建多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什么?你居然不愿意被招抚?

林仁杰急忙说道:“玉麟,你这是意气用事啊!”

张准冷冷的一笑,不容置疑的说道:“我这个千户,不需要他来委任。因为,我现在已经是千户了。不管他委任不委任,我现在都是千户!想要招抚我,就给我鳌山卫指挥使的职务吧!”

林仁杰愕然说道:“玉麟,你……你疯了。”

赵寅英本身就是鳌山卫指挥使,你张准要是做了鳌山卫指挥使,他往哪里搁?你这不是故意要赵寅英撒手不管吗?赵寅英要是答应你的条件,岂不是相当于自己上吊自杀?

大明朝人口最多的城市,无疑是北京和南京。其中,北京的户籍人口,超过一百二十万。算上黑户以及流动人口,应该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在当时,绝对是一等一的大城市了。南京的人口,应该也有一百万左右。人口在五十万以上的城市,至少有二三十个。

张准的意思,是要提前规划,按照五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来规划,一步到位,免得以后不断的扩建,劳民伤财。但是,刘宝玉几个都觉得,这个规划,太远大了,需要耗费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五十万人,那可是济南、兖州那样的大城了,就算是登州府、德州、临清、济宁,也没有五十万的人口。

然而,张准坚持这个超大型城市的规划。张准认为,目前的浮山城,虽然只有不到两万人,但是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徙,最终肯定会突破五十万人大关的。到时候,不但有本国人到来,其他国家的人,可能也会到来。他的最终目标,是要将浮山城建设成后世的青岛,第一大军港,第一大贸易港口,国际化的大都市。

正是因为有这个宏大的目标,张准才要刘宝玉他们,好好的对城市的分布进行规划。现在浮山城周围,基本都是荒地,只有少量的耕地。如果这个时候不制定规划,将这些荒地纳入城市建设的范围,过几个月,这些荒地,就会被开垦成耕地,甚至,可能还有很多人在上面建造房屋。到时候,再要扩建城市,就要毁坏耕地,拆迁房屋了。

好吧,因为拆迁的问题,吃了大亏的张准,对这个问题的确是有些敏感。因此,他是坚决要求提前将这些土地控制起来,避免日后的拆迁。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则是张准的雄心作崇。后世的青岛有多么的宏伟,多么的漂亮,张准是很清楚的。他一心想要在大明朝,复制一个宏伟而漂亮的青岛市。

张准从容不迫的说道:“老人家,我没疯,我清醒着呢!你将我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们就可以了。要是他们接受,我就不闹事,还可以灭了田横岛的鞑子。要是不答应,我自行我素,和他们无关。”

林仁杰无言以对。

这个张玉麟,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有了交换人质的经验,林仁杰很清楚,张准既然提出要鳌山卫指挥使,那就是要定了。要是不答应,招抚根本不可能完成。但是,卫指挥使可是正三品的官职,只有兵部才能决定。赵寅英更不可能将自己的职位交出来。因此,张准这个条件,肯定是不可能答应的。既然双方都不可能做到,那……自己真的是白跑了。

张准坐下来,不发一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