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天朝散人 > 第三百零二章 农业 效益 生态

第三百零二章 农业 效益 生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我们跟国营农场合资,农场有国家的股份,国家总不能把国营农场收回去吧?”王岩得意的一笑。

“嗯,这笔账算得巧,倒是有点儿意思!”周连山点头了。

“可是,荒地还得投入资金呐,不改成良田还有什么意思?”卢虎紧着算经济账。

“保守的说,咱们给农场工人每年贴5000块钱,连贴5年,荒地就变成林地了!工人们也赚到了钱!更何况采用高效农业方法,收益应该更高,估计有3年就能荒地变林地!”王岩开始口吐莲花的开喷。

“详细说说!”周连山开始两眼冒光。

王岩咽下嘴里的烤羊排,慢条斯理的给大家掰扯清楚:“各位都是大老板,以前挣的是大钱,农业这点儿小钱儿自然是看不上眼,不过,你们现在生意是不是越来越难做?经济环境变了,正滑向低估,重工业首当其冲,你们原来的行业好日子告一段落了,现在越靠贴近民生的行业越安全,有什么行业比农业更贴近民生?”

“可是,地球人都知道国内农业不赚钱!”吴进发也是农民出身,对此深有体会。

“不是农业不赚钱,而是我们国内运作方法落后。农民的经营理念保守,国内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不开,还有就是国内人多地少,劳动生产率低下,这个农场总面积小400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多人,人均1公顷土地!”王岩还没经过详细调查,只能笼统介绍。

“打住!”王金利插话进来,“帐不是这么算!第一,人均1公顷土地,才核人均15亩地,听着不少,实际上在农业机械化大生产上还不足美国的4四分之一;第二,这3、400平方公里面积还得去除道路、住宅、商铺及其他用地,人均也就10亩地,第三,还得去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荒地,人均也就5、6亩地,第四,这里是寒温带,只能种一茬作物,你算算还有什么搞头儿?”

王金利算的账不能不说很有道理,卢虎马上跟上算细账:“人均六亩地,就算亩产产值2000块钱,人均收入才12000块钱!人家都是农场工人,要开工资,要有各种保险、福利,人均收入没有3万块钱下不来,不赔死才怪!”

“就拿18000人,90000亩耕地算账,耕地种牧草,亩产2万斤,每斤2毛钱,每亩收入4千块钱,人均收入2万块钱,实行机械化的话实际需要劳动力最多900人,人均收入40万块钱,刨去成本也有30万块钱的收入,在牧草地里种蘑菇,亩产干蘑菇200斤,每斤30块钱,用工2000人,人均收入27万块钱,两项加一起扣除成本总收入5亿4,总人均收入3万块钱,还剩15000人的劳动力没用,这么多人让他们去改造荒地,是白得的劳动力,咱们只投种苗、水电、化肥、农药的成本就行了,但是,咱们只是股东,如果农场占一半股份的话,咱们的收益得打个对折!”王岩把账目进一步细算。

两个人这么一说,连贺平原都连连点头了。

王岩不慌不忙的听完二人的意见,还是不紧不慢的解释:“其一,农场员工只有18000人,按你们刚才的算法,人均收入就涨到25000块钱,但是,那是在只种粮食的基础上,咱们只要再让他们增收5000块钱,剩下的荒地就是咱们的利润!”

“要一片荒地有什么用?再说了,土地承包期最多70年!”卢虎举着手机显示查阅的结果,“耕地30年,草地30——50年,林地才70年!荒地扔着也没什么用,整治好了,到了70年就没咱们什么事儿了,白忙一场!”

“你还能再活70年?”刘连钟出来歪楼。

“能留给子孙一份产业也好哇!”卢虎倒是看得远,颇有些高瞻远瞩的意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